纣王,这位肆无忌惮、残暴无道的暴君,竟然也有一个他心生敬畏的人,而这个人,正是他的大臣——太师闻仲。要知道,纣王对许多人冷酷无情,但偏偏对闻仲却保持着无比的尊重和敬畏。那么,为什么纣王对闻仲如此敬畏呢?是因为他们的关系足够亲近吗?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闻仲与纣王之间有一定的亲近关系,但这一点不足以让纣王心生敬畏。毕竟,纣王能轻易伤害自己的结发妻子姜王后,甚至不惜对亲生儿子殷郊和殷洪下手,那时的他如何能因为某个大臣的亲近而心存敬意呢?如果说亲密的关系能够让纣王心软,那他根本不会对姜王后和两个亲生儿子狠下杀手,更不可能因为闻仲的亲近而改变一贯冷酷的性格。
那是不是因为闻仲德高望重呢?同样,不是这样。闻仲虽然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但即便如此,他的德行是否能超过比干?比干是纣王的亲叔叔,不仅年长且品德高尚,堪称贤能,声名也与西岐圣人文王相当。然而,即便比干如此备受尊重,纣王仍能因为九尾狐妲己的蛊惑,狠心迫使比干剖心自杀。既然连比干这样德高望重的亲叔都无法逃脱纣王的毒手,那么,闻仲就算再有威望,恐怕也无法让纣王产生敬畏之情。
展开剩余65%那纣王为何偏偏对闻仲敬畏有加,几乎不敢对他心生恶意?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人猜测是因为闻仲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持。闻仲确实是截教弟子,背后有着通天教主的庇护,通天教主不仅是截教的掌门人,而且是威震三界的圣人。作为通天教主的徒孙,闻仲的背景在当时无疑非常强大,这也成为了纣王不敢轻易招惹他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个观点并非完全成立。虽然闻仲的背后确实有强大的支持力量,但毕竟通天教主的弟子众多,纣王作为天子,也不是轻易会怕的存在。如果纣王真心想要除掉某个大臣,他甚至可能毫不顾及这位大臣背后的势力,像他对待比干时那样,完全可以采取极端手段。那么,为什么闻仲就能避免这种命运呢?
更为可能的解释,或许与纣王的王位继承有着密切关系。纣王本不该继承王位,因为他不过是帝乙的第三子,帝乙还有两个年长且更具贤德名声的儿子——微子启和微子衍。微子启和微子衍不仅年龄较大,而且自小以贤德著称,名望远超纣王。那么,帝乙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纣王作为继承人呢?这其中或许有闻仲的极大推动作用。
闻仲是殷商的重臣,掌握着军政大权,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正是因为闻仲全力支持纣王继位,帝乙才在这个关键时刻决定任命纣王为继承人。帝乙显然意识到,支持纣王即位不仅是因为个人偏好,更是因为闻仲背后有着强大的政治资源,这样的支持对于政权的稳定尤为重要。若是选择微子启或微子衍,即便他们名声在外,也未必能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毕竟,这两个王子与纣王之间可能存在激烈的权力争斗。
而闻仲支持纣王的原因,更多是基于他作为纣王的老师与知己,他和纣王结成了不容分割的联盟。如果帝乙选择了微子启或微子衍,这两位王子上位后,必然会对纣王的亲信进行大规模的打压,届时,作为纣王老师的闻仲也必然会受到牵连。正是因此,闻仲才全力支持纣王,而纣王深知自己能坐上王位,与闻仲的支持密不可分。
从这个角度来看,纣王对闻仲的敬畏和依赖,其实源自于他深知闻仲对自己即位的巨大贡献。闻仲不仅是他政治上的支持者,还是他权力巩固的关键人物,因此纣王不得不心生敬畏,不敢轻易冒犯。两人之间早已形成了一种“荣辱与共”的深厚关系,纣王自然更加依赖和重用闻仲。
发布于:天津市启远网配资-配资杠杆平台-配资炒股网官网-线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