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才华的人性格大多刚强耿介。抗战时期冀中军区有才华的人不少,但若论起刚强耿介,左叶当之无愧。
左叶这个人,对战争和军事悟性很高。历经革命烽火洗礼的他,不但历练了体魄,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冀中“五一”大“扫荡”时期,打的漂亮的仗都有他的身影。但早在抗战之前,因他桀骜不驯,爱犯上的性格,又曾受到过多次处分。
一、左叶的个性
一九一二年,左叶出生在江西永新的一个佃农家庭,原名左宝玉。左叶从小帮助家里种地,长大了就外出打工。见证了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左叶从小就性格直爽,爱抱打不平,被村里同龄人称为“猛张飞”。
左叶十四岁那年,有一回,他看到村里地主逼着村民交租金,对交不起租金的村民拳打脚踢。左叶一气之下抄起厨房的菜刀就砍翻了一个态度格外嚣张的打手。他的举动激起了早被压榨的敢怒不敢言的村民们对地主自卫反击。地主见状慌忙带着家丁仓皇撤离。左叶也因此事躲避到吉安。他在吉安加入了工会。一九二七年十月,左叶回到家乡当暴动队长,参加了“永新暴动”加入了工农革命军,并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
一九三零年,左叶在一次战斗受了伤。营长下了严令,让他安心养伤。他却偷偷从看护的小屋里跑出来,主动请缨当敢死队队长。按道理,敢死队在战争爆发时要冲在队伍的最前列。左叶却剑走偏锋,带着敢死队混在国民党败兵中,从湘江进入长沙,消灭了城楼上的敌人,打开城门迎接大部队进了城。
展开剩余90%左叶的这种机智勇敢的作风,受到部队上下的尊重。但不管在哪儿,都难改他刚正耿直的脾气。
一九三五年六月,懋功会师后,张国焘试图率部南下搞分裂,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在会议上提倡张国焘的南下路线,左叶对张国焘的行为感到不齿,忍不住大骂了一声“混蛋”。而他这声“混蛋”正好被旁边的张国焘听见,张国焘声色俱厉地问左叶:“你骂谁呢?”当时张国焘在党内的职务很高,但左叶面无惧色地回答:“我骂的是有异心的人。”因这件事左叶被降职为宣传干部。
接下来的几年里,左叶一直参加反“围剿”战斗。他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赢得了党的信任和赏识,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之后,他在中央苏区担任过许多职务,如通信科科长、侦查科科长,红八军团后勤部部长……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王明带着共产国际关于“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重要指示回到了延安。他这次来,还想借着传达命令之机,批评毛泽东,重新执掌大权。不过,他还没见到毛泽东,就率先被左叶教训了一顿。原因是王明在莫斯科生活一段时间后生活作风也发生了变化,在延安,他穿着件皮夹克,围一条银狐围巾,与衣衫褴褛的红军成鲜明对比。他还经常抱怨伙食,更是让炊事员为他准备面包、牛奶、香肠等在当时颇为珍贵罕见的食材。在当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时任后勤部部长的左叶对王明这种享受腐化的行为实在忍无可忍,盛怒之下就动手打了王明,还痛骂他是叛徒和害群之马。不出意料,这次事件,左叶受到全党全军通报批评和降职处分。
一九三八年三月,左叶在八路军炮兵团当参谋,后来又当参谋长、代理团长。长征老兵刘瑞德经组织派遣进入八路军炮兵团担任特派员。刘瑞德是红军第一军团保卫局通信班长,长征时和部队失散后又归队,左叶总觉得他这经历可疑,处处防范着他。
一九三九年四月,一次调防时,左叶故意没通知刘瑞德,两人矛盾彻底爆发。刘瑞德借题发挥,说自己没看到电报,煽动部队别听左叶的,引起了部队的一阵混乱。左叶本就认为刘瑞德来路不明,如今部队又因他而骚乱,当即气得将他叫进了一间屋子,直截了当问刘瑞德长征时去了哪里,又是怎么回来的。刘瑞德听完先是有些慌乱,然后冷静地反驳左叶,说自己的事情组织上已经审查清楚,左叶没有资格审问自己,还质问左叶为什么擅自调动部队。左叶见刘瑞德倒打一耙,怒不可遏地拔出手枪就朝刘瑞德开了一枪,幸好警卫员反应快,及时制止,子弹才没有击中刘瑞德。不过,开枪打特派员这事还是在整个部队沸沸扬扬,炮兵团党委直接把左叶绑起来送到延安发落。在林伯渠出面裁决下,左叶去了一个军民客栈当了副主任。之后,在整风运动中,刘瑞德畏罪自杀,他留下的坦白书里写着:“我这个为为戴笠培训的特务,只有左叶看破了……”这才证明左叶当初的怀疑不是空穴来风,之前给他的处分也被纠正了。
二、左叶的军事才华
一九四一年,由于前方战事吃紧,左叶提前毕业,进入冀中军区第十七团当副参谋长。他说:“一九四一年初春,我正在延安学习。组织决定让我提前出校,总政组织部长胡耀邦同志找我谈话,准备让我到冀中区去工作。经过长途跋涉,时至端午节,我们才到达冀中军区负责同志将我分配到十七团试任副参谋长。”
十七团是冀中部队中的主力团之一,可左叶上任不久,就擅自和日军打了一仗。
加岛部队,即日军一一零师团的骑兵一一零大队,加上配属的炮兵兵各一个中队。由加岛武夫大佐指挥,据说,这个骑兵大队已建立六十多年,几乎没打过败仗,被日本天皇封为“常胜骑兵大队”。该部驻荣成、无极一带时,由于是骑兵,机动性强。经常出动,逐步把这一地区“蚕食”。被日军一一零师团师团长称为“模范地区的模范部队”。
冀中部队早就想给猖狂的加岛部队一个教训,但一直抓不到战机。“五一”大“扫荡”开始后,加岛部队更加狂妄,觉得几万“皇军”大“扫荡”,冀中的八路都被消灭或赶跑了。
一九四一年八月二日清早,左叶刚从团直各单位巡视了一番回到团部,就接到二营营长刘鸣琴打来一个电话说:“安国县的日军约七八十人朝马阜才方向运动,”左叶问:“你打算怎么办?”刘营长说:“我准备在青纱帐里消灭他。”面对战机,左叶在未请示团领导的情况下,就对刘鸣琴说:“你们打吧,我马上就来。”
战斗一打响,才发现情况有误。敌人不是七、八十人,而是日军松尾大队的好几百人。那几十人不过是先头部队。没想到后头还有个大部队。这仗越打越大,连左叶本人都上了阵。多亏十七团作风勇猛。三营全部参战,一直打到下午一点多,击伤击毙敌四百多,我军也伤亡了一百七十多人,二营营长刘鸣琴和两位连长,均在此次战斗中阵亡了。
战斗结束后,部队撤下来休整。左叶心中也七上八下,他说:“初到十七团就擅自决定打这么大的硬仗,并且营长、两位连长阵亡及部队的伤亡,气得闵团长(闵鸿友)呼呼地,连饭也不吃了”。
正当左叶做好挨批的心理准备了。谁知,译电员送来了四分电报。分别是:延安军委给十七团全体指战员发来的嘉奖令;太行八路总部给十七团全体指战员发来的嘉奖令;晋察冀军区给十七团全体指战员发来的嘉奖令;最后是冀中军区给十七团全体指战员发来的嘉奖令。
事后,左叶自己也承认,“这一仗有一定的盲目性。”怎么又忽然一下屡受嘉奖呢?左叶分析,可能这么几条理由:一是敌我伤亡比近四比一,还缴获了不少战利品;二是这一仗迫使敌人撤了十四个据点,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三是当时一步兵团基本全歼日寇一个大队的还不多。
一九四二年二月,左叶被提升为二十二团团长。到任仅三个月,就赶上“五一”大扫荡。左叶指挥二十二团,打得十分出色。
左叶指挥的最著名的战斗应属宋庄战斗。宋庄位于深泽县城北约十五华里处,分南北两个庄,中间相距有五十公尺,南宋庄小,北宋庄大。有各种房屋约一千五百多间,地道建设得较好。一九四二年六月九日凌晨,左叶率二十二团的两个连,途中先后遇到了警备旅林文辉营长带的集合起来的一个多连和赵涛政委带领的晋深极县大队、区小队一部,一共三百余人。二十二团一、二连驻守北宋庄,警备旅一个多连和县大队驻守相距五十米的南宋庄。鉴于情况紧急,进村以后,立即做了战斗布置和政治动员,动员村中的老幼妇孺向外村转移,青壮年自动留下和部队一起构筑工事。在村外菜园围墙掏射击孔,村周围挖战壕,堵死街口村内打通院落,把第一道工事的掩体挖在村边土墙的墙下,大半在墙里边以便出入掩体,小部分在墙外边以便发扬火力,这叫做“壁里藏身”,墙根掏好射击孔,墙里掩体用木板棚顶压上积土,既可发扬火力,又能防敌炮火杀伤。当敌人打炮准备进攻时,战士们躲在墙内工事里,使敌人的炮火打不着;当敌炮火向后方延伸,发起冲锋时,战士们又迅速从墙里钻到墙外工事里,以机枪和手榴弹大量杀伤敌人。就这样与敌反复进行战斗。一连七班长李清斋是个特等射手,他在土墙下,用跪射连打七枪,打死七个敌人。他站起来招呼邻近的同志说:我要再来一个。头部暴露,不幸被敌击中,英勇牺牲。敌人在村西庙台上架起一个电台,同时有三挺机枪在扫射,二连副连长庚治国,乘敌机枪射手运子弹时,打了一枪,打倒两个敌人,使敌人一挺机枪不能射击。二连机枪射手边成杰,用机枪打死二十多敌人,接着又用步枪打倒了四个敌人。
下午三点至五点,是敌人进攻最疯狂的两小时,敌人猛增到两千五百多人,这时的火力最猛,冲锋最凶。二十二团的指战员们已坚持战斗了八小时以上,但他们在“再坚持半小时,就是我们的天下了”的口号鼓舞下,靠着顽强的意志,越战越勇。二连四班的战士,差不多伤亡了一大半,班长张文生,仍单独据守一个房角,与三面敌人对战,打了两个小时,用手榴弹击退敌人的进攻。战士王子仁卧在街上一座厕所旁射击,敌炮弹把厕所打翻,他从土堆里爬出来,依然坚持战斗。村西南角被敌人突进,有十五个敌人带着一挺轻机枪上了房。二连副连长庚治国带着一个民兵通信员,悄悄潜入院里,用手榴弹向房上掷去,把爬上房的敌人全部打掉,日军仍然派人继续上房,我方又加入两个民兵投掷手榴弹,敌连上三次,连打三次,四个人接连甩出四十几个手榴弹,让日伪军单在这座房上就伤亡了四十多人。
天黑以前,连续冲锋不下三十次,二十二团的战士们严格遵守左叶三不打的命令:敌人不到五十米不打,不是成群的敌人不打手榴弹,不发动集体冲锋不用机枪打。喊出“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口号,充分发挥近距离作战的威力。
敌人冲进街被打出街,冲进村被打出村,每次冲锋都被战士们击退。近九点时,天完全黑了,伤亡惨重又极其疲惫的敌人不得不停止进攻,但仍将村庄团团包围,沿村点起堆堆篝火防止我军突围。夜十二时左右,指战员们经过周密准备,决定突围。他们兵分三路:左叶和特派员扈俊英带一连两个排,警备旅一个连和县区武装民兵掩护群众从东北角向外突围;贺明(团总支书记)带二连从西南角向南突围;一连连长吴法池带一个排,从一二连结合部向北突围,突围的时间定在零点四十分,最后的集合点到定县(今定州市)的赵庄。
左叶带的一路从东北角越过墙豁口向西北方向突围,当精疲力竭的敌人还在围着篝火打盹的时候,他们蹑手蹑脚地往外走,竟有一个睡得迷迷糊糊的日本兵插在队伍里跟着跑出来。被一个细心的战士发现他头上的钢盔,定睛一看是个鬼子,一下子按住,用手榴弹把他砸死了。机关枪射手邬纪斌见路边有挺机关枪无人看守就捡了起来。当队伍已基本走完的时候,村北机关枪响起来了。吴连长带的一个排突围中,班长周祁山去拿敌人的机关枪,不料敌人是背着枪睡觉的,察觉后跳起来猛扣扳机,四周的敌人也都爬起来进行截击。经过一阵拼搏部队才突围了出去,吴溶池连长不幸牺牲。二连在突围中遭到敌人的机关枪封锁,王国旺连长带突击班向拦截的敌人掷开了手榴弹,掩护着队伍突了出去,他自己不幸负伤。在突围队伍中,还有一位北宋庄盲人说书先生叫刘增义,战前战士们动员他转移出村,他坚决不走,战斗中他帮着照料伤员,还给伤员们说书,突围时侦察员轮流背着他转移到新的目的地。
第二天拂晓,日军从保定增援八百多人,他们满以为夜间不过是小股突围,主力还困守着村落,疯狂地用大炮、机枪狂轰乱炸了一气,战战兢兢地冲进村里,他们互相打死、打伤不少……
宋庄之战,是一次成功的以少胜多的村落防御战。经过十六小时的血战,共击毙日军六百余名,伤三百余名,毙伤伪军二百余名。二十二团阵亡三十二名,负伤四十一名。在敌人重兵扫荡四十多天,点碉沟路密布的形势下,这一光辉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冀中军民的斗志,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然而,在冀中抗战战场上表现如此出色的左叶,又经过那么多次降职处分的他,仍然不改本色。在冀中抗战期间,他还制造了一个小事件。
一九四二年春,为了应对日军空前残酷的“扫荡”,左叶奉命前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开会。左叶的警卫员张兆洪在左叶的默许下,开枪将聂荣臻养的一条德国牧羊犬击毙了。
这只牧羊犬是一九三九年五月,第一团攻打大龙华的战斗中,意外俘获的,是一只纯种的德国牧羊犬,当时还是一只小狗。这条狗的到来,给艰苦的军营增添了乐趣,战士们对它爱不释手,将它养了起来。长大后,晋察冀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把它送给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养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对这条狼狗很是喜爱。当左叶和警卫员一进司令部大门,那条大狼狗就朝着他俩汪汪大叫。左叶一看,马上就来气了。那时的晋察冀军区正在经历着日军的扫荡,前线的士兵只能吃黑豆果腹,司令部却养着条大狼狗,吃得肥头大耳,太不像话了。然后就授意警卫员张兆洪开枪将它击毙了。
一向以好脾气著称的聂荣臻,他和这只牧羊犬朝夕相处了几年,建立起了感情。看到爱犬突然间就被击毙,不可能不生气,他气得指着左叶的鼻子大骂了一通。但是作为一名主帅,他又深谙“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节”之道,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九四二年六月底,左叶带二连护送分区吴政委和机关一部到平汉路西,上级派刘志善同志任二十二团参谋长,共同带二连返回路东。这时十七团和三个地区队先后转移到路西,二十二团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又继续坚持了三个月的游击战争,至九月底才奉命外转至路西山区。
秋季反“扫荡”胜利后,左叶所在的二十二团与其他部队合并为晋绥军区第三军分区第十七团,左叶任副团长。此后,左叶又升任晋绥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参谋长、晋绥军区副官处长 。抗战胜利后,左叶随晋绥干部队去东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辽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
三、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左叶
新中国成立后,左叶继续为国家效力。他历任中南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兼参谋长,第四十五军副军长,第四十五军代军长兼代政委。
一九五二年,他带着四十五军部队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担任交通指挥部副总指挥。同年转业到地方,先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左叶又调回北京,到中央农业部当部长助理、部机关党委书记兼人事司司长。
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七日,还闹出一个“左叶事件”。
当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北京参观全国农业展览会,左叶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和在场采访的记者起了口角。
五月八日,上海《文汇报》以《新闻记者的苦闷》为题报道了这件事,还发表社论《尊重新闻记者》,一下子引发整个新闻界对左叶的批评。
但后来此事经过调查,发现报道失实。八月十四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新闻稿《新闻工作者协会调查证明:“左叶事件”报道失实》,还发表社论《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教训》,之前报道过此事的报纸也都做了检查。
左叶后来还担任过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牧渔业部顾问,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等职。
一九九二年,曾经叱咤在冀中大地顽强抗击日寇的左叶走完了他八十年的人生。逝者已矣,尽管他一生屡受处分,多次因犯上,致使官越当越小。但纵观左叶每次“犯错”都不是因个人私怨,且都被历史证明他当时的所作所为都是有道理的。他能不考虑自己的处境,不怕被误解,敢于发声,勇于说真话,更说明了他襟怀磊落。他身上的血性和铮铮的英雄气概在当今社会更是稀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固然能保证仕途或者人生顺畅,但终究是丧失了血性。血性,并非莽撞和蛮干,它是责任和担当,也是胆识与气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一旦丧失了血性,必定会沦为被奴役、被分割的下场。(此文引用的史料来源于丁晓山的《鬼子进村》《程子华回忆录》《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四集》等)
文章来源|妖娆的野百合公众号
作者|刘亚宁
发布于:河北省启远网配资-配资杠杆平台-配资炒股网官网-线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